我的档案在哪里?最新查询攻略送给您 ~
如需查询全国各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信息的地址和电话,可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http://www.mohrss.gov.cn/ )官方网站,点击“服务之窗-服务电话”,选择“地方人社部门所属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信息”即可查询。
逐项输入个人身份信息、手机号码、验证码、登录密码。登录密码为8-12位数字、字母或常用符号,任意两种及以上组合,字母区分大小写。输入以上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下一步”。
进入查档登记单页面,填写查档需求,提交查档申请,目标档案馆工作人员将根据查档需求,检索相关档案信息并通过平台反馈查档结果。
1.选择利用目的、档案类型。
2.在查档线索一栏内填写所要查找的档案资料情况。
3.目标档案馆选择所要查询资料隶属地档案馆。
4.档案利用方式有三种方式可以选择,到目标档案馆自取、电子邮件发送、快递邮寄(邮费自理)。
5.需在附件中上传本人身份证正、反面照片。
6.点击“提交”即可完成查档申请。
一、档案网上查询系统方法:
1.可以登录自己大学校院校的官网或就业信息网可以查询。
2.关注你所在省份的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3.登录户籍所在地的市或区县的人才市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等官网,一般输入个人信息可以在官网上查询。
4.这些官方网站没有查到档案的,直接打官方电话进行咨询。
5.电话也打不通的,可以带上相关证件去现场查询。
6.如果自己实在查不到或者不知道怎么查询,也可以找档案服务机构帮忙查询。
入职新公司需要转移档案吗?
按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规定》和《关于简化优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的通知》相关要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可由户籍所在地或工作所在地的档案管理服务机构管理。鼓励用人单位办理集体委托存档业务,加强档案材料收集。
不转移档案的话,档案材料收集工作难度较大,在个人需要依据档案材料保障相关权益时,难以及时提供相关服务。
二、以杭州为例查询方式
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
进入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点击“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进入查询入口
浙江政务服务网
1、进入浙江政务服务网,选择“杭州市”
2、搜索“查询并打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存放证明”事项,点击“在线办理”,实名注册登陆即可查询打印。
网上查询
1、实名登录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www.12333.gov.cn),“在线服务”→“就业创业”→“跨省流动人员及档案管理服务”→“档案存档情况查看”
2、实名登录湖北政务服务网(http://zwfw.hubei.gov.cn)→搜索“档案的整理和保管”→在线办理→选择相应行政区划层级查询档案状态。点此查询
3、实名登录“鄂汇办APP”搜索“档案的整理和保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查询)”
4、实名通过“支付宝APP”搜索“档案查询”→“全省个人档案查询-十堰市”→显示查询结果
5、登录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网站→“档案托管查询”栏自主查询档案是否存放在十堰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点此查询
其他查询方式
如果网上档案查询方式没有查询到有效档案数据,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存档单位核实。
1、高校毕业生可通过原就读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咨询人事档案派遣地。
2、可咨询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
三、档案查询发现在自己手里应该怎么办?
如果档案还拿在自己手里,首先需要对档案进行死档激活。方法一:可以去咨询毕业院校或人才市场如何激活档案,按照要求完成档案激活步骤,然后存放档案方法二:委托档案服务机构代为办理,可以帮你把手里的档案激活存放到人才市场,不再需要自己费心劳力。两种方法都可行,但如果档案材料出现问题需要补办,自己亲自补办与档案机构代为补办相比,所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可要多得多。
四、个人档案应该怎么处理?
① 未毕业。如果你还未毕业,那么你的档案还是由学校保管。毕业时,可以根据个人工作地址来选择档案存放地点。如果选择继续深入学习,可以向学校说明,延长档案存放时间。
(2)已毕业目档案在自己手里。这种情况下,档案已经失效了,个人也无法直接存放到人才市场。那你应该寻找家专业档案机构来以公对公形式帮你存放档案,市面上档案服务机构有很多,在选择时首选规模大、经验丰富的。
档案有什么用?
毕业生档案在校时称为学生档案,毕业后被称为人事档案。可以说,它是个人政治面貌、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的记录,也是人事管理和服务的依据。
别小看这份档案,之后在工作中办理职称评审、报考公务员、入党政审、养老待遇核准等事项时,都用得上档案记录的这些信息。
毕业后档案会去哪?
①到党政军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或定向招生就业的,档案转递至就业单位或定向单位。
②到非公单位就业、灵活就业及自主创业的,档案转递至就业创业地或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
③暂未就业的,档案可根据毕业生意愿转递至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或按规定在高校保留两年。
人事档案是由哪些材料组成的?
最常见的人事档案材料包括工作经历类、学习经历类、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职称)类、党团材料等
工作经历类材料主要包括:招录用审批材料、劳动(聘用)合同、解除(终止)劳动(聘用)合同证明、辞职、辞退等离职材料、职务任免审批表(任免通知)等
学历经历类材料主要包括:报考登记表、研究生推免生登记表、学生(学员、学籍)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授予学位材料、国内外学历学位认证材料等
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类(职称)材料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初定、认定)表、申(呈)报表、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聘任通知)等
党团材料主要包括:入党申请书、转正申请书、入党志愿书、政审材料、积极分子(预备党员)考察登记表、党员基本情况登记表等
温馨提醒:要及时将新形成的档案材料补充归档到人事档案中去哦
3、档案可以存放在非户籍就业地吗?
答:除超大城市外,在非公单位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可存放在户籍地或就业地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超大城市的具体政策可咨询当地人社部门。
对在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档案由毕业生所在的机关、事业单位保管。
4、什么样的机构可存放毕业生档案?
答:县级以上(含县级)人社部门所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机构,可保管在非公单位就业和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档案。
在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档案由本单位保管。